吉林通化巧打“綠色牌”:“稻米”變“貢米” 身價翻數倍

中新網通化8月11日電 (郭佳)時下的中國,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農民有意識地把土地流轉出去,將自身從土地中解放出來,開始謀求更加多元的收入。

作為中國的農業大省,吉林省對農業市場近來發生的變化極為“敏感”,目前正結合各地具體情況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必要的改革。在其南部通化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紅利正在釋放。

當地在水田上搭起瞭木棧道,做起瞭觀光農業。 郭佳 攝

與吉林省廣大的平原耕地不同,“八山半水分半田”是通化縣的真實寫照。為瞭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耕地,通化縣在土地流轉和發展有機農產品上做文章,走上瞭可持續發展之路。

西江鎮,年降水量700至900毫米,無霜期130至150天。渾江從鎮內流過,水域面積10餘平方公裡,是當地有名的“水鄉”。史料記載,清道光皇帝食用這裡生產的稻米後,欽賜“禦用貢米”。

“我們結合國傢發展特色產業的潮流,在這裡建設瞭‘西江貢米小鎮’。”通化縣縣長孫繼民說,其目的是以生態有機稻米產業為主體,全力開發“西江貢米”品牌資源。

西江鎮東平村,是朝鮮族居多數的村子,由於語言的優勢,村民大都熱衷外出務工。“玉米、大豆市場價走低,傳統農業不賺錢瞭。”種糧大戶蔡克林說,這樣的村子會越來越多。

“土地不集中,就沒有規模效應。”通化縣江達米業建設部部長楊金利的這一觀點是當地政府、米業公司、農戶三方達成的共識。為此,當地的米業公司紛紛將農民的土地流轉出來。

遊客體驗田園風光 郭佳 攝

最終,土地的種植、管理又集中到種糧大戶的手上。“米業公台中二手冰櫃買賣司給提供技術、資金、訂單等,我隻負責種植、收割和田間管理。”蔡克林承包瞭江達米業1000畝稻田種植有機水稻。

在蔡克林的有機稻田內,記者註意到鴨、蟹、魚暢遊其中。“有機水稻不準使用農藥、化肥。”蔡克林說,養它們一是可除草,二是提供肥力,三是增加二手廚具收購收入。

“種植一畝地有機水稻要比種植傳統作物增收600元到700元。”蔡克林說,加上稻田養鴨、蟹、魚等,收益還會有大幅提高。


但是,這還不是“貢米小鎮”的最終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形成水稻種植、稻米加工、觀光農業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西江鎮副鎮長劉春德說。

今年7月,江達米業在2000畝連片水田上搭起瞭木棧道,做起瞭觀光農業,吸引不少遊客到這裡體驗田園風光。“現在城市化的環境很難看到這種大面積的綠地。”遊客韓女士說。

據通化縣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西江鎮GDP為69000萬元,90%來自以“貢米”為核心的產業鏈。(完)



(原標題:吉林通化巧打“綠色牌”:“稻米”變“貢米” 身價翻數倍)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台中二手餐飲設備估價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qo934d4c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