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煙標上的少數民族文字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傢,民族多、語言多、文字多。由於少數民族文字是我國語言文字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在我國煙草企業出品的煙標上,偶爾也可看到少數民族文字的蹤跡。

蒙古族使用的蒙文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現行蒙文由29個字母組成,其書寫形式是從上往下,行序靜電機保養從左至右,用一個點表示逗號,兩點表示句號,段落末尾用四個點表示。內蒙古呼和浩特卷煙廠出品於上世紀70年代的“龍睛”煙標,副版就用蒙文分別印有“龍睛”“呼和浩特卷煙廠出品”,煙標主版突出表現瞭兩眼突出眼眶的金魚。

藏文作為藏族人民的書面交際工具,歷史之悠久在國內僅次於漢文。藏文是一種拼音文字,屬輔音文字型,分輔音字母、元音符號和標點符號3個部分。藏文書寫習慣為從左向右,字體分兩大類,即常用於印刷、雕刻、正規文書等相當於楷書的“有頭字”和相當於行書、主要用於手寫的“無頭字”藏文。在貴州青松卷煙廠出品的“聖殿”煙標上就印有印刷體藏文,該標主版是佈達拉宮,副版的藏文則分別為“聖殿”“為藏族同胞特制佳品中國貴州青松卷煙廠”。藏文最多的煙標則莫過於湖北棗陽卷煙廠出品於同期的“金珠”煙標,該標除主版、側標上的相關藏文外,副版於雄偉的佈達拉宮圖案上方分別用藏文、漢文印有“解放牌香煙為紀念西藏解放43周年(1994)而特制湖北省棗陽卷煙廠榮譽出品”字樣,側標也分別用藏、漢文印有“為紀念西除油煙機藏解放四十三周年”字樣。

壯文是壯族使用的文字。由於長期和漢族接觸,壯族一直以來都借用漢字來書寫他們的語言,部分壯語詞匯亦傳入瞭漢族語言,成為粵方言的組成部份。壯文最早是南宋時由壯族祖先利用漢字的形、聲、義以及上下偏旁構成的方塊字,1955年改為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字母,1957年由國務院批準推行。上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柳州煙廠出品的“壯錦”煙標,副版上的壯文標名、廠名,就是當年推行的拼音壯文,主版是一幅以回紋為中心圖案的壯錦,在其下方則是幾種不同的壯錦圖樣。

滿文主要借鑒瞭傳統的回鶻式蒙古文,1599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和噶蓋二人參照蒙古文字母創制滿文,稱為無圈點滿文,俗稱老滿文,與蒙古文字頭數目和形體大致相同,使用瞭30餘年。1632年,清太宗皇太極令達海對這種文字加以改進,進而形成瞭符合滿族本民族語言表達要求的新滿文。上世紀80年代,遼寧岫巖雪茄煙廠出品的“滿美”煙標,主版為滿族美女形象,副版則是滿文標名與廠名。

這幾種副版采用少數民族文字印刷標名與廠名的煙標,既體現瞭各民族之間的大團結靜電油煙處理機,又反映瞭我國少數民族文字的發展演變過程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特色。512F59CA568BB2D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qo934d4c7 的頭像
    xqo934d4c7

    明天有飯吃嗎

    xqo934d4c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